首页
电子政务
门票预订
旅游攻略
文化旅游
智慧亚丁
专栏
language
政务新闻
景区通告
政务信息公开
预订须知
开具发票
关于亚丁
生态自然
民俗风情
摄影天堂
抖音专区
精华文创
如何抵达
住宿推荐
本地特色
FAQ
English
한국어
བོད་སྐད།
横断山脉东南部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东南部,是我国地貌上从最高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向第二级地貌单元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内高大山体密集,谷岭高差普遍大于3000米,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区同时发育了高山、极高山、高山峡谷、冰川宽谷、现代冰川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生态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南部香格里拉旅游圈的核心区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9°57′40″~100°27′30″;北纬28°11′35″~28°48′41″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横断山脉特有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及雪山景观。
丰富的自然资源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我国横断山区最独特的雪山景观和与之相适应的森林生态系统、高山湖泊、冰川宽谷、高原曲流、峡谷、草甸等。保护区具有完整、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及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生物种类。其生物区系之复杂,种类之多样,特有种属之丰富,在横断山区甚至青藏高原都极为罕见。
(学名: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 C.Y.Wu)中国特有植物,稀有种
金铁锁
石竹科,金铁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长倒圆锥形,棕黄色,茎平卧铺散,叶片卵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沿中脉被柔毛。三歧聚伞花序密被腺毛;花梗短或近无;花萼筒状钟形,密被腺毛,绿色,萼齿三角状卵形,边缘膜质;花瓣紫红色,狭匙形,花丝无毛,花药黄色;子房狭倒卵形,蒴果棒状,种子狭倒卵形,6-9月开花,7-10月结果。生长在海拔2000-3800米的砾石山坡或石灰质岩石缝中。
(学名: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保护植物
山莨菪
茄科、山莨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矩圆形至狭矩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具啮蚀状细齿,两面无毛;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紫色或暗紫色,内藏或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裂片半圆形;雌蕊较雄蕊略长;花盘浅黄色。果实球状或近卵状,肋和网脉明显隆起;挺直。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处,有时在4000米处也有生长。
(学名:Sorolepidium glaciale Christ)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玉龙蕨
特有的高寒物种,属于鳞毛蕨科、玉龙蕨属高山冰川洞穴多年生小型草本蕨类植物。植株高20厘米,全体密被鳞片或长柔毛,鳞片初为红棕色,老时变为苍白色,卵状或阔披针形,先端纤维状,边缘有睫毛;叶簇生;褐棕色,向上禾秆色,叶片线形,一回羽状,羽片约28对互生,近无柄,圆头,全缘或略浅裂;叶脉分离,羽状,叶厚革质,羽轴及主脉下面密被淡棕色,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端,无囊群盖,通常被鳞片所覆盖。
(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羚牛
偶蹄目牛科牛羚属的大型哺乳动物。羚牛总的形态像牛,体形粗壮,重300~400公斤,头大颈粗,四肢短粗,特别是前肢比后腿更壮,蹄子也大。但身体的某些部位又酷似羊类。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产于中国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缅甸等地。牛羚是典型的高寒种类,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主要以草、树叶及花蕾为食,一般在白天活动。冬季迁移至2500米以下的针叶林中的多岩区。夏季迁移至高处采集多种维生素及淀粉的草本植物。
(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物种(EN)
林麝
偶蹄目麝科麝属的哺乳动物,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体重体重6~9kg,体长630~800mm,肩高小于500mm。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它的后肢比前肢长1/3~1/4,所以站着的时候后部明显的比前部高。它的尾巴很短,四肢细长,蹄子比较狭而尖,耳朵长而直立。毛粗硬、曲折呈波浪状,容易折断,呈深棕色,成体不具斑点。主要栖于针阔混交林。
(学名:Cervus albirostris)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白唇鹿
偶蹄目鹿科鹿属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珍贵特产动物,在产地被视为“神鹿”。它也是一种古老的物种,曾广泛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中部一带,由于古地理的影响,第三纪后期、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面剧烈上升,高原隆起,森林消失,白唇鹿的分布范围也向东退缩。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 2025 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
蜀ICP备1701019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201 | 技术支持
[云竹软件&智慧旅游]